学思践悟:以文化创新发展赋能自贸港建设
发表时间:2025-04-25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离不开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须同频共振。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为海南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指明了重要方向。

推动文化创新既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海南迈向文化强省的必然选择。必须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建设实践,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加强对海南特有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新时代回答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建设什么样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怎样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

新征程上,必须加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讲力度,讲清楚这一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以更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创新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深刻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准确把握这一思想所阐述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等。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重大创新观点,并把这些重大创新观点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根本途径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发展和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新时代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创新发展,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建设的实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历史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海洋文化,传承民俗文化,把文化自信融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精神品格和胸怀气度。秉持开放包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其他自由贸易港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在“人类知识的新总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守正创新,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造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有机衔接,谱写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创新发展当代华章。

加强海南特有文化资源的保护运用传承

海南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珍贵的历史遗迹承载着深厚的文明记忆。作为革命老区,海南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淀了独特而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出不朽的精神力量。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独具风韵,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作为多民族聚居之地,海南民俗文化绚丽多姿,各具特色,展现出包容与融合的独特魅力。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不仅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厚滋养与动力源泉,更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坚实的依托。唯有科学保护、合理运用、用心传承,方能让海南的文化瑰宝焕发时代光彩,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

保护好海南自有历史文化遗产。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推动活态保护与数字化复原相结合,使历史遗存焕发新生机。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公众的文化自觉,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文化遗产守护,使海南的文化根脉在新时代得以延续,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运用好海南历史文化蕴含的价值。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等资源,并将其融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创意等领域,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依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与旅游、影视、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海南独特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IP塑造,让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融入现代传播方式,使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在全球化进程中展现海南文化的独特价值魅力。传承好海南历史文化凝聚的精神。通过教育普及、文化活动、非遗传承等多种方式,让海南的文化精神薪火相传。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生动的实践课堂,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海南的革命精神。支持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是经济的腾飞,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当前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同步增长,如何优化文化供给、均衡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已成为海南提升文化繁荣度与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议题。因此,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提升文化供给质量,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塑造文明风尚,以文化软实力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优化文化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畅通城乡文化交流渠道,让文化服务覆盖更广、触及更深。大力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创新文化服务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供给。繁荣文化产业,增强海南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鼓励文化生产者深入生活,挖掘海南本土文化资源,生产更多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化精品,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以现代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数字经济、旅游、科技等深度融合,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提升文化体验的丰富性与互动性。加大文明风尚塑造力度,加强宣传引导,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主动性。完善制度保障,将移风易俗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的良性互动机制,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作者:田鹏颖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新闻
海客谈:一个椰子,喝出三亚“热情与真诚”(2025-04-30 | 海南日报客户端)

学思践悟:以文化创新发展赋能自贸港建设(2025-04-25 | 海南日报客户端)

文明网评:“脚”不行偏,“马”上有礼 (2025-04-21 | 中国文明网)

文明网评:文明祭扫是最好的缅怀(2025-04-04 | 中国文明网)

文明网评:风清雨润寄追思(2025-04-04 | 中国文明网)